背景
近年,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如何做到快速、准确、实时的监测矿山开发成为关键。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启动了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和监测工作。
面临挑战
矿山存在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特点,如用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监测,不仅耗资巨大,而且无法及时准确掌握用于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多元信息。利用遥感手段进行矿产资源开发调查与监测,已成为国土资源部快速准确掌握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手段,其成果为矿政管理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
解决方案
不同成像类型的传感器在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多种数据源相结合能够完善监测内容和提升监测精度。利用IKONOS高分辨率数据能够准确地识别出采场、固体废弃物、地质遗迹、风景景观的破坏,也能识别出一定规模的塌陷区域;GeoEye-1、IKONOS多光谱数据能够半定量、定量地反演出矿产资源及固体废弃物的物质成分;利用COSMO-SkyMed雷达卫星能够采用D-In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

矿区影像及GPS点位分布图

D-InSAR 矿区形变提取结果
以白银煤矿区为研究区,利用具有1米分辨率的IKONOS数据,通过建立与煤矿区相关的影像特征,采用人机交互式的解译方式,提取研究区内矿产开发状况、环境变化、地质灾害调查信息,进行研究区内矿山环境遥感监测的研究。
以平朔矿区为实验区,利用3米分辨率的COSMO-SkyMed数据,采用D-InSAR技术提取矿区地表微小形变,经过一系列处理与优化,结果显示在为期48天的周期内,矿区地表发生了许多变化,形变以沉降为主,部分地区有上升现象。差分手段监测到的沉降量平均在1-2cm左右。
东方道迩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矿山资源开发,实现了对露采矿山的集中治理,减少了矿山违规开采现象;对废弃矿山进行复垦,尤其是石灰岩露采矿山和砂矿区的生态治理,有效杜绝了矿山环境污染。实现了“一张图管矿”,有效促进了矿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黑龙江某重点矿区的动态遥感监测
“十二五”期间,东方道迩不仅将持续的提供遥感监测服务,而且将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搭建矿产资源三维管理系统,提供全面解决方案。集成基础地理、基础地质、高分辨率影像、储量核查、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矿业权设置单元、矿业权登记、储量登记等多种矿产资源管理功能。
相关阅读
不同成像类型的传感器在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多种数据源相结合能够完善监测内容和提升监测精度。东方道迩拥有12颗国际先进卫星在中国地区的总代理权。
了解更多:http://www.bjeo.com.cn/pubnews/213730/20090218/214808.jsp
遥感可以使矿产资源无序开采现象暴露无疑,而在遥感动态监测基础上利用GIS手段建立矿产资源数据库系统,则可以在进行遥感动态监测的同时,更有序地管理和合理使用各种矿产数据。
了解更多:http://www.skysymbol.com.cn/cases/Mine/